
生命周期
蜻蛉目屬於不完全變態的昆蟲,一生會經歷卵、稚蟲和成蟲三個階段。
1. 稚蟲
大部分蜻蛉目的稚蟲是水生的。由一齡至終齡,部分物種的稚蟲可蛻皮多達十五次。蜻蛉目的稚蟲是肉食性,可捕食其他水生昆蟲、蝌蚪,甚至小魚。下圖是兩種蜻蜓(差翅亞目)的稚蟲。
%20(20190423).jpg)
.jpg)
2. 羽化
羽化是指稚蟲蛻變為成蟲的過程,通常見於清晨及黃昏。剛羽化的個體身體柔軟,顏色較淡。下圖是剛羽化的褐斑異痣蟌。
-1_JPG.jpg)
身體及翅硬化後,成蟲飛離。枝條上剩下一個蛻。下圖是亞力施春蜓的蛻。
.jpg)
如果羽化時翅受到碰撞,該個體的翅可能沒法完全擴展,影響其飛行能力。下圖是羽化失敗的黑尾灰蜻。
.jpg)
3. 成蟲
3.1. 亞成蟲
羽化後的成蟲尚未完全成熟。這階段的個體屬於亞成蟲,通常只會維持少於兩星期。部分物種的雄性亞成蟲貌似雌蟲,例如下圖的紅蜻和黑尾灰蜻雄性亞成蟲。
_Wu%20Kau%20Tang_Tai%20Po(HK)_Ern.jpg)
_Wu%20Kau%20Tang_Tai%20Po(HK)_Ern.jpg)
.jpg)
部分物種的成蟲完全成熟後合胸會披上粉霜,例如毛面同痣蟌的雄蟲。下圖是毛面同痣蟌的雄性亞成蟲,可見合胸尚未披上粉霜。
.jpg)
部分物種的亞成蟲與成熟雄蟲或成熟雌蟲都有明顯分別,例如下圖的侏紅小蜻雄性亞成蟲。不過,牠的形狀與成熟雄蟲相同。
.jpg)
3.2. 捕食
蜻蛉目成蟲通常會捕食比自己小的昆蟲。下圖分別展示了進食中的赤褐灰蜻和華麗寬腹蜻。
.jpg)
.jpg)
.jpg)
此外,較大的蜻蛉目成員會捕食較小的物種。下圖分別展示了狹腹灰蜻捕食紅腹異蜻和古老大溪蟌捕食方帶溪蟌。
.jpg)
.jpg)
.jpg)
3.3. 被捕食
位於食物鏈的中層,蜻蛉目成員成為較高層捕獵者的食物。下圖(攝於台灣)是赤褐灰蜻被蜘蛛捕食的場景。

3.4. 寄生蟲
蜻蛉目成員可能受寄生蟲感染,例如下圖的華麗灰蜻和方氏赤蜻。
.jpg)
.jpg)

3.5. 繁殖
正在串連等待交配的黃紋長腹扇蟌:雄蟲以肛附器夾著雌蟲頭部後方或前胸背板。
.jpg)
赤褐灰蜻錯誤地與彩虹蜻串連。
.jpg)
正在交配的閃藍麗大僞蜻:雄蟲以肛附器夾着雌蟲頭部後方或前胸背板,而雌蟲腹部末端貼著雄蟲第二腹節的第二生殖器。
.jpg)
所有豆娘(束翅亞目)和蜓科物種都採用插入式產卵,例如短片中的沃氏短痣蜓。這類物種有鋸形產卵管,並把卵產在泥土或植物內。
部分蜻科物種採用點水式產卵,例如短片中的赤褐灰蜻。片中雌蟲在產卵的時候,雄蟲在旁守護,防止其他雄蟲靠近。
3.6. 老熟
老熟的個體身上會展示不同的特徵,試將鼠標移到蜻蜓上來認識更多。